产品经理进阶(二):第二章:电商项目立项

第二章:电商项目立项

在这一章,我们将正式代入一个实战角色:我们是 “大P超级电商有限公司” 的一名产品经理。

我们的项目背景是:

公司作为集团的子公司,手上有两大王牌资源:一是集团积累的丰富B端商家资源

二是我们之前搭建的内容资讯类项目,已经吸引了上千万C端用户,其中80%是消费能力和意愿都很强的“90后”。

现在,公司高层已经拍板,决定正式进军电商领域,搭建一个全新的电商平台。并且,基于我们“手有商家、心中有用户”的现状,初步确定V1.0版本将采用招商模式,主营数码、服装、家电、快消品等类目。

作为这个项目的核心产品经理,我的第一项任务,就是要正式地把这个项目“立”起来

2.1 项目立项流程概述

image-20250721193939182

一个产品的诞生,不是一蹴而就的,它遵循着一个清晰的生命周期。上图就展示了一个经典的产品流程,它包含启动、规划、执行、跟进、上线这五个核心阶段。

我们这一章要聚焦的“项目立项”,就是这个流程的第一步,也是最关键的“启动”阶段。

2.1.1 学习目标

在本节中,我的目标是带大家清晰地理解项目“启动”阶段的核心工作。

我们将学习一个标准的项目流程是怎样的,并重点理解“立项评审会”在整个流程中的关键节点作用。

2.1.2 项目流程与启动节点

在我看来,图中的“启动”阶段,包含了行业调研市场调研等一系列前期研究工作。而这个阶段的终点,和下一“规划”阶段的起点,就是由一个标志性的事件来连接的,这个事件就是“立项评审会议”。

立项评审会,就是整个项目能否正式启动的“发令枪”。只有在这场会议上,我的立项方案得到了公司决策层(老板、各部门负责人)的认可和批准,这个项目才算真正“活了过来”,可以正式地进入后续的规划和执行阶段,获得公司资源的支持。

2.1.3 立项评审会议的作用

image-20250721194117623

为什么这场会议如此重要?因为我作为产品经理,必须在这场会议上,像一名“创业者”面对投资人一样,清晰、有力地回答一系列关于这个项目的灵魂拷问。

我必须为我们的“大P超级电商”项目,准备好以下问题的答案:

决策层最关心的问题我(作为PM)需要给出的回答方向
1. 这个产品做出来给谁用?能帮他们什么?(WHO & WHY) 给我们现有的千万级“90后”用户,帮他们在一个信得过的平台方便地购物;给我们已有的B端商家,帮他们找到新的、精准的销售渠道。
2. 这个产品预计能带来多大的营收?(HOW MUCH) 初期采用招商模式,我们的盈利将主要来自商家的交易提成平台服务费。基于现有用户规模,我们预计第一年能实现几亿的GMV(商品交易总额),带来XX万的平台收入。
3. 现在市面上竞争对手有哪些?我们有什么竞争力?(COMPETITION) 我们的对手是淘宝、京东等巨头。但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在于,我们已经拥有了一个庞大的、画像清晰的年轻用户群体,这能为我们的入驻商家,提供更精准的“人货匹配”,降低他们的获客成本。
4. 这个产品怎么做?核心功能是什么?(WHAT) V1.0的核心功能,将围绕招商模式展开,包括:商家入驻与店铺管理系统、商品发布与管理系统、用户端交易流程(浏览-下单-支付)、平台运营后台。
5. 这个产品大概要多久做出来?节奏计划是怎样的?(WHEN) 我们计划用6个月的时间,分三个大的里程碑,完成V1.0的上线。第一个里程碑的目标,是在2个月内,完成商家后台的核心功能,让第一批种子商家成功入驻。

而我用来承载以上所有问题答案的、我在会前精心准备的“关键性文件”,就是我们下一节要学习的“立项说明书”。


2.2 立项说明书的核心构成

image-20250721194740655

在我开始撰写立项说明书时,我不会长篇大论。一份好的立项说明书,应该是简洁、有力、逻辑清晰的。它的核心目的,是在最短的时间内,让决策者理解并认同我的项目价值。

因此,我通常会将整个文档,划分为三大核心模块:产品概述、市场分析、产品规划。这三个模块,层层递进,分别回答了

我们要做什么?”、“我们为什么能做?”和“我们准备怎么做?”这三个终极问题。

现在,我们先来完成第一个,也是最重要的模块。

2.2.1 产品概述

这一部分,是整个立项说明书的“门面”,是我向决策者展示项目核心价值的“电梯演讲”。我必须用最精炼的语言,把产品的定位、目标用户和主要功能说清楚。

1. 产品定位

image-20250721194856262

我做的第一件事,就是用一句话,给我们的产品下一个清晰的定义。我习惯使用下面这个公式:
为【目标用户】,搭建一个【什么样的平台】,提供【哪些核心功能】,来满足他们的【什么核心需求】。

现在,我们把这个公式,应用到我们“大P超级电商”的项目中:

我们的产品定位是:
我们平台已有的千万级“90后”年轻用户,搭建一个内容与消费深度融合的招商模式电商平台提供商品搜索、智能推荐、达人直播、担保交易等功能,来满足他们追求品质、潮流与个性化购物体验的核心需求

2. 目标用户

image-20250721194947268

在明确了产品定位后,我需要对我们的“目标用户”和“目标市场”,进行更具体的描述。

  • 目标人群

    • 核心人群:我们内容资讯平台已有的上千万“90后”用户
    • 人群特征:互联网原住民,消费意愿强,是潮流和个性的追随者;信任KOL和社区的推荐,习惯于在娱乐和内容消费中,完成“种草”和“拔草”。
  • 目标市场

    • 我们将切入主流的、面向年轻消费者的B2C综合电商市场,V1.0版本主营类目将覆盖数码、服装、家电、快消品等。

3. 主要功能

image-20250721195036522

最后,我需要罗列出,为了实现我们的产品定位,在V1.0版本中,我们计划提供的主要功能模块。这并不是一份详尽的功能清单,而是一个高层级的“功能蓝图”。

  • 1. 商品导购功能:包括商品搜索、多级分类、品牌馆等,帮助用户高效发现商品。
  • 2. 核心交易功能:包括购物车、下单、集成第三方支付(微信/支付宝)、订单管理等,构成完整的交易闭环。
  • 3. 商家店铺功能:为我们的B端商家提供店铺装修、商品上下架、订单管理、营销工具等后台能力。
  • 4. 内容与社交功能:这是我们的差异化优势。包括引入达人直播、好物推荐、用户评价社区等,将内容与电商深度结合。
  • 5. 基础会员功能:包括用户注册登录、个人中心、地址管理、售后服务等。

2.2.2 市场分析

image-20250721195532876

在我完成了对产品的初步构想(产品概述)之后,我必须用冷静、客观的数据和分析,来向决策者证明:我们这个构想,不是空中楼阁,而是建立在坚实的市场机会之上的。

市场分析,就是我用来提供这份“证据”的核心模块。我通常会从三个维度,层层递进地展开我的论证:目标市场有多大?目标用户是谁?主要对手是谁?

1. 目标市场现状(规模、趋势、结论)

首先,我会从宏观视角,来描绘我们即将进入的“战场”的全貌。

image-20250721195631374

  • 市场规模 (Market Scale):这个市场的“盘子”有多大?我会引用权威的行业报告数据(如艾瑞、易观、国家统计局),来展示中国网络零售市场的总交易额(GMV)、总用户数等,证明这是一个万亿级的、足够大的市场。

image-20250721195653877

  • 市场趋势 (Market Trends):这个市场是在增长还是萎缩?未来的风口在哪里?我会分析近几年的数据,指出移动电商用户规模增速虽然放缓,但存量巨大。同时,我也会特别指出,“90后”乃至“00后”已经成为线上消费的主力军,他们的消费习惯(如兴趣驱动、信任KOL)是市场最大的新趋势。

image-20250721195704847

  • 分析结论 (Analysis Conclusion)

    我的结论是:中国电商市场已从增量竞争,进入存量竞争时代。未来的机会,在于对特定人群的深度运营。我们“大P超级电商”项目,所拥有的“千万级90后用户”,恰好是这个时代最具价值的核心消费人群。因此,我们进入这个市场,具备天然的、精准的用户基础,市场时机完全吻合

2. 目标用户分析(分类、特征、需求)

image-20250721202152110

在描绘了宏观市场之后,我需要将镜头拉近,聚焦到我们“具体要服务的人”身上。

  • 用户分类 (User Classification):我会基于我们现有的用户数据,将“90后”这个庞大的群体,进一步细分为几个典型的用户画像(Persona)。
  • 用户特征 (User Characteristics):我会描述每个分类用户的关键特征。
  • 用户需求 (User Needs):我会提炼出每个分类用户,在“电商购物”这个场景下的核心需求。
用户分类用户特征核心电商需求
潮流大学生无固定收入,追求性价比和潮流新品,极易受KOL和社区内容“种草”影响。寻找高性价比的潮流服饰、数码产品;需要分期付款等金融工具;渴望通过商品彰显个性。
职场新人有一定的可支配收入,工作繁忙,注重效率和生活品质,愿意为兴趣和“悦己”买单。需要一站式购齐生活快消品;追求品牌和品质;愿意为提升效率和体验的服务付费;购物决策受内容推荐影响大。
内容创作者/KOL我们平台上的意见领袖,拥有自己的粉丝群体,有将自身影响力变现的强烈需求。需要一个便捷的、与内容深度结合的“带货”渠道,将自己推荐的商品,高效地销售给粉丝。

3. 主要竞争对手(竞品分析、总结)

image-20250721202259417

最后,我需要理性地分析“战场”上已经存在的“强大敌人”。

image-20250721202310828

  • 选择竞品:我会选择市场上最主流的、与我们目标用户重合度最高的平台作为我们的主要竞争对手,即淘宝京东

image-20250721202400825

  • 分析内容:我会从“零售三要素”等维度,对竞品进行拆解,并与我们自身进行对比。

  • 分析总结:得出我们与竞品相比的优势、劣势,并最终找到我们的“差异化突破口”。

对比维度淘宝 (Taobao)京东 (JD.com)我们 (大P超级电商) 的机会
产品定位万能的商品市场品质家电数码、高效物流内容驱动的潮流社区电商
核心优势SKU极其丰富、生态成熟自营品控、物流体验无与伦比已拥有千万级精准的年轻用户流量,获客成本低
核心劣势C2C模式品控难,用户决策成本高平台模式的商品丰富度不足,用户群体偏成熟商业和物流体系需要从0到1搭建,品牌心智未建立

我的分析总结是:我们无法在“多”上胜过淘宝,也无法在“快”上胜过京东。

但我们可以在“”和“”上建立优势。我们的突破口,就是深度服务好我们已有的这群年轻用户,通过将我们擅长的内容生态电商交易进行无缝融合,打造一个“最懂年轻人的内容电商社区”,以此来建立我们独特的竞争壁垒。


2.2.3 产品规划与架构

在我完成了产品概述和市场分析,向决策者们清晰地阐述了“我们要做什么”和“为什么我们能做”之后,就必须回答最后一个,也是最关键的问题:“我们具体准备怎么做?

产品规划与架构这一部分,就是我用来回答这个问题的“施工蓝图”。正如思考题所提示的,在立项会议上,一份长长的功能清单,往往会让领导感到乏味和困惑。我需要用更直观、更结构化的方式,来呈现我的产品规划。

1. 认识产品架构

image-20250721203548034

在我开始画图之前,我必须先澄清两个非常重要、但极易混淆的概念:产品架构图产品结构图

image-20250721203749198

  • 产品架构图
    我把它定义为,我们产品的“城市规划总览图”。

    • 它的核心:是表达整个产品业务的宏观框架。它通过层级划分和模块组合,来呈现产品包含哪些大的业务板块和核心系统。
    • 它的特点高度抽象,重在框架,忽略细节。它的读者主要是老板、业务负责人等决策层,目的是让他们在30秒内,就能看懂我们整个产品的版图。
  • 产品结构图 (Product Structure Diagram)
    我把它定义为,我们产品的“单栋建筑施工图”。

    • 它的核心:是将某一个具体的产品模块(比如用户端App),所包含的所有功能和信息,进行一次彻底、详细的拆解。
    • 它的特点非常具体,巨细靡遗。它就像是原型的一种“简化表现方式”,是给我们的项目团队(设计师、开发、测试)看的,确保大家对某个模块的功能范围,有全面、统一的认知。

在“立项说明书”这个阶段,我主要使用的是“产品架构图”,因为它更能服务于我向决策层汇报的宏观视角。


2. 构建方法与流程:划分角色、需求推导、功能归类

那么,我是如何为我们的“大P超级电商”项目,从零开始,一步步地构建出它的产品架构图的呢?我遵循一个非常严谨的、自顶向下的三步推导思路。

image-20250721210258871

第一步:划分角色,确定“端”

在开始任何功能规划之前,我首先要识别出我们这个电商生态系统中的核心“玩家”是谁。根据我们“招商模式”的业务定位,我将所有参与者,明确地划分为三大角色,而这三大角色,也直接对应了我们需要建设的三个产品“端”:

  • 用户 (User):对应我们需要开发的 用户端 App,服务于我们千万级的C端消费者。
  • 商家 (Merchant):对应我们需要开发的 商家端 后台,服务于入驻我们平台的B端商家。
  • 平台 (Platform):对应我们需要开发的 平台端 后台,服务于我们自己公司的运营和管理人员。

第二步:分析需求,推导功能

确定了“端”之后,我就需要深入到每一个“端”的内部,站在对应角色的视角,去分析他们在具体场景下的核心需求,并从中推导出我们必须为他们提供的功能。

image-20250721210755456

  • 对于用户端:我需要思考,一个普通消费者在使用我们App时,他的核心诉求是什么?
    • 他“想买个手机,要找一个颜值高、性能比较高的”,这个需求就推导出我们需要提供强大的 商品搜索商品筛选 功能。
    • 他“看到一个东西好像不错,想看看买过的人有没有说过这个好用”,这个需求就推导出我们需要建立 种草 社区或完善的 用户评价 体系。
    • 他“付钱时不想用支付宝和微信支付,想用银行信用卡”,这个需求就推导出我们的 支付 模块,需要支持多种主流的支付方式。

image-20250721210806766

  • 对于商家端:我需要思考,一个入驻商家,他的核心诉求是什么?
    • 他发现“这个商品不卖了,不要再让用户下单了”,这个需求就推导出我们需要提供便捷的 商品管理 功能(如:商品上下架)。
    • 他想知道“这段时间生意不错,看看最近卖了多少单?”,这个需求就推导出我们需要提供清晰的 订单统计 功能。
    • 他需要“看看今天下单的有没有没发货,要不要取消订单”,这个需求就推导出我们需要提供高效的 订单管理 功能(如:发货管理)。

image-20250721210819557

  • 对于平台端:我需要思考,我们作为平台的管理者,核心诉令是什么?
    • “有些店铺入驻后违规操作,需要处理下”,这个诉求就推导出我们需要 店铺管理 功能(如:封禁店铺)。
    • “有些用户价格敏感,得做一些促销活动”,这个诉求就推导出我们需要 营销管理 功能(如:优惠券配置)。
    • “公司员工有人负责审核店铺,有人负责审核商品,系统功能不能乱”,这个诉求就推导出我们需要严谨的 权限管理 功能。

第三步:功能归类,绘制架构

image-20250721210949605

最后一步,就是将我们在第二步中,为各个“端”推导出的所有功能,进行系统性的梳理和归类,最终汇总成一张清晰的、宏观的“产品架构图”。

这张图,就是我们整个电商平台V1.0版本的“总设计蓝图”。它直观地展示了用户端、商家端、平台端这三大系统,各自包含了哪些核心的功能模块,明确了我们本次立项需要投入资源进行建设的全部范围。

3. 核心流程图

除了用“架构图”来展示静态的“有什么”,我还会附上一到两张最核心的“业务流程图”,来展示动态的“怎么用”。

对于我们的电商项目,我至少会提供:

业务流程图

  • 用户核心交易流程图:从用户浏览商品,到加入购物车,再到下单、支付的完整流程。

  • 商家核心操作流程图:从商家入驻,到发布商品,再到处理订单的完整流程。

4. 初始功能清单

最后,作为架构图和流程图的补充,我会提供一份相对详细的“初始功能清单(Function List)”。

它通常是一份Excel表格,会比架构图更具体一些,将大的功能模块,初步拆解到二级或三级功能点。这份清单,是对我2.2.1节中“主要功能”的进一步细化,也是我们下一节“制定迭代计划”的基础。

一级模块二级模块三级功能点功能描述优先级备注
用户端商品导购商品搜索用户可通过关键词搜索商品P0需支持模糊搜索
商家端商品管理商品列表商品上下架P0商家可控制商品的在售状态
平台端商家管理商家审核查看审核列表P0运营可查看所有待审核的商家入驻申请

2.3 产品设计思路[核心]

image-20250721212555967

在我看来,一个专业的产品设计,绝不是天马行空的艺术创作,而是一个严谨的、结构化的逻辑推演过程。为了确保我的设计不偏离用户价值和商业目标,我始终围绕着“产品设计四要素”来进行思考:角色、流程、功能、信息

这个框架,能帮助我把一个模糊的需求,层层剖析,最终转化为一个清晰、完整、可执行的产品方案。

1. 角色 (Role) - 我们在为谁而设计?

这是我所有思考的绝对起点

  • 核心问题:“这个设计是给谁用的?
  • 我的实践:我从不为一个抽象的、模糊的“用户”做设计。我必须清晰地定义出具体的操作角色及其职责。例如,在我们“大P超级电商”平台中,消费者商家平台运营就是三个完全不同的角色。他们的目标、诉求、使用场景、甚至专业能力都截然不同。一个为商家设计的、追求效率和数据丰富的“订单管理”后台,和一个为消费者设计的、追求简洁和美观的“我的订单”页面,其设计思路必然是天壤之别。深刻地理解“角色”,是做好用户中心设计的第一步。

2. 流程 (Process) - 他们如何完成任务?

明确了“为谁设计”,下一步就是思考“他要如何完成他的任务”。

  • 核心问题:“各个角色的操作顺序和规则是怎样的?
  • 我的实践:我通常会从两个角度来梳理流程:
    • 从目标出发:思考角色要达成的最终目标是什么。比如,消费者的目标是“成功购买到心仪的商品”。我就会围绕这个目标,去绘制他从“浏览商品”到“下单支付”的完整流程图。
    • 从角色的分工出发:当一个业务流程涉及到多个角色时(比如一笔完整的交易),我必须梳理清楚他们之间的协作关系和任务交接。比如,消费者“下单付款”后,流程就交接给了商家去“审核订单并发货”,这就需要我绘制“泳道图”来清晰地表达。

3. 功能 (Function) - 我们需要提供什么界面?

当角色的流程被梳理清楚后,“功能”的设计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。

  • 核心问题:“为了支撑上述流程的每一步,我们需要提供什么样的功能界面?
  • 我的实践:“功能”是我们为用户搭建的“桥梁”,用来帮助他们走通“流程”。流程中的每一个“动作节点”,都对应着一个或多个“功能”。比如,为了支撑商家“审核订单并发货”这个流程节点,我就需要为他设计一个“订单管理”的功能界面。
  • 我的拓展思考:在设计功能时,我必须时刻带着“角色”的视角。功能是为角色服务的,因此,我需要为不同角色,合理地规划他们可见的功能路径及操作权限。比如,一个商家的“主账号”可以看到“财务报表”功能,而“客服子账号”则无权查看。

4. 信息 (Information) - 需要管理哪些数据?

这是四个要素中,最偏向于技术实现,也最容易被产品经理忽略,但却至关重要的一环。

  • 核心问题:“为了让功能运转起来,我们需要管理什么数据?
  • 我的实践:任何一个功能界面,其本质都是在对后台的“数据”进行增、删、改、查。在设计功能时,我必须同步思考其背后的“信息”结构。
    • 有哪些字段:这个功能需要展示和编辑哪些数据字段?比如,“订单管理”功能,就需要处理订单ID商品名称价格收货人地址等字段。
    • 有哪些状态:这些数据有哪些不同的状态?比如,一个订单,它会有待付款待发货已发货已完成已取消等多种状态。我必须定义清楚所有状态,以及它们之间流转的规则。
    • 关联的其他数据:这些数据还和哪些其他数据有关联?比如,一个订单,它必然关联着一个用户数据和一个或多个商品数据。

我始终将“角色 → 流程 → 功能 → 信息”这四要素,作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来进行思考。它能保证我的产品设计,既有血肉(服务于真实的角色和流程),又有骨架(由清晰的功能和信息构成)。


2.4 制定迭代计划

在我们完成了立项说明书的撰写,并获得了决策层的认可之后,我们就拥有了一份包含了海量功能点的“总功能清单”。

但是,我们不可能、也绝不应该,在第一个版本里,就把所有功能都做完。这样做周期太长、风险太高。因此,我必须将这个庞大的清单,进行拆解、排序、分批,最终制定出一份清晰、合理、分阶段的迭代计划(Roadmap)

2.4.1 学习目标

在本节中,我的目标是带大家掌握一套从“总功能清单”到“V1.0版本计划”的完整编制流程。我们将学习如何拆解需求、设定优先级,并最终确立清晰的版本目标和版本功能。

2.4.2 迭代计划编制流程

我编制一份迭代计划,通常会遵循一个严谨的、四步走的流程。

第一步:明确总体目标
image-20250721214148288
首先,我会为整个项目,设定一个最高层级的、带有时间限制的目标。对于我们的“大P超级电商”项目,这个目标就是:

在6个月内,搭建并上线一个能让用户顺利购物、商家可以正常经营的招商模式电商平台V1.0。

第二步:基于目标拆解需求
image-20250721214213738
然后,我会围绕这个总体目标,将我们在2.2.3节中制定的“初始功能清单”,进行进一步的细化和补充,确保它包含了支撑用户和商家“顺利购物”、“正常经营”所需要的全部功能点。

第三步:功能拆解与优先级设定
image-20250721214248935
这是整个流程中最考验产品经理功力的一步。面对长长的功能清单,我需要对它们进行“分类”和“排序”。

我通常会将所有功能,分为两大类:

  • 基础共性需求(桌子腿):这些是整个行业的“标配”功能,用户已经习以为常,我们“不能没有”。比如,对于电商平台,购物车在线支付商品搜索用户评价,就属于这类需求。没有它们,平台的核心流程都跑不通。
  • 差异化需求(亮点):这些是体现我们产品特色、构建我们核心竞争力的功能,是我们“有了会更好”的部分。比如,在我们项目中,达人直播内容种草社区VR购物功能(如示例中提到的),就属于这类需求。

我的MVP(最小可行产品)优先级排序原则是:优先做完所有“桌子腿”,先让桌子能稳稳地站起来(即,核心流程能跑通)。

第四步:制定迭代计划
image-20250721214346994
最后,我会将排序后的功能,分批地“装入”到不同的版本(Version)中去。

  • 第一阶段/第一版本(MVP):我会把所有优先级最高的“基础共性需求”打包进来,形成一个能满足最核心业务流程的最小闭环
    • 正如示例中所示,“满足基本购物业务流程”需要一大堆功能,但“第一版本”可能只实现了其中最核心的商品列表立即购买支付查看物流退货
  • 后续版本(V1.1, V2.0…):在MVP的基础上,我再逐步地、有节奏地,去增加那些能体现我们特色的“差异化需求”,以及一些次要的“基础需求”。

2.4.3 确立版本目标与功能

image-20250721214520120

迭代计划中的每一个“版本”,我都会用三个要素,来对它进行清晰的定义。

1. 版本号 (Version Number)
我采用行业标准的“语义化版本”命名规范:大版本号.小版本号.临时版本号 (如: 1.2.1)

  • 大版本号:当我上线了重量级的新模块(比如,我们未来上线了“直播”功能),我就会提升大版本号(如:从1.x 升级到 2.0.0)。
  • 小版本号:当我只是增加了一些新功能或对现有模块进行优化时,我就会提升小版本号(如:从1.0.0 升级到 1.1.0)。
  • 临时版本号:通常用于发布一些紧急的Bug修复(如:从1.0.0 升级到 1.0.1)。

2. 版本目标 (Version Goal)
每一个版本,都必须有一个清晰、聚焦的使命。比如,我们“大P超级电商”的第一个版本:

V1.0.0 版本目标:上线一个稳定、可用的招商模式电商平台。核心目标是跑通用户的核心交易流程(从浏览到支付)和商家的核心履约流程(从发布商品到订单发货)。

3. 版本功能 (Version Features)
这是为了达成上述目标,我最终决定纳入这个版本的功能清单。它是我们总功能清单的一个“子集”。


2.5 本章总结

至此,我们已经完整地学习了电商项目从0到1的“立项”阶段的全部工作。

  • 项目立项流程概述:我们了解了项目启动的标志性节点——立项评审会,以及我们作为产品经理,需要在会上回答的核心问题。
  • 立项说明书的核心构成:我们系统地学习了立项说明书的三大核心模块——产品概述(确立“是什么”)、市场分析(论证“为什么能”)、产品规划与架构(描绘“怎么做”的蓝图)。
  • 制定迭代计划:我们掌握了如何将宏伟的蓝-图,拆解为一份分阶段、有重点、可执行的迭代计划,明确了我们MVP版本的方向。

当我们带着这份经过深度思考、并获得决策层认可的“立项说明书”和“V1.0迭代计划”,走出立项评审会时,我们的电商项目,才算真正地、正式地,扬帆起航了。

最后,我们附上立项说明书模板快速完成立项需求的任务